封面新闻记者 徐庆配资怎么开户
7月的泸州,烈日炙烤着江阳区分水镇泸南村的田野。71岁的牟光龙穿着短袖、将裤脚高高挽起至膝盖上方,露出的皮肤被晒得黝黑。穿着凉拖鞋的他,动作利落地穿梭在梨树林间,“这些梨树都是我种的,有800多棵,我的目标是种到1000棵。”老人展示着手里刚摘下的梨子,笑容里透着自豪。
牟光龙在梨地里摘梨子。
谁能想到,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,两年前还是一名被前列腺癌伴骨转移折磨得夜不能寐的患者。如今,他不仅重获健康,还独自打理着4亩果园和8亩稻田,今年可收成800斤梨子、8000斤稻谷。而这场生命的逆转,要从一场特殊的“核”素治疗说起。
生命至暗时刻:从剧痛缠身到医疗绝境
时间回到2020年12月的一个寒夜,牟光龙被全身剧痛折磨得夜不能寐。“胸口骨、腰椎还有尾椎骨痛得遭不住,根本别想睡觉。”女儿牟太平回忆,当天晚上,家人给父亲喂下了多颗止痛药,但他的疼痛并未因此减少。
展开剩余72%而后,医院的确诊单犹如晴天霹雳:前列腺癌伴全身骨转移。 此后的两年里,放疗、靶向药轮番上阵,但牟光龙病情并未稳定。
牟光龙。
2023年初,牟光龙出现严重耐药反应,“当时痛的地方皮肤发黑,腿脚也是浮肿的。”牟太平说,有时候,父亲遇到一个20厘米高的坎都没办法爬过去,得一只脚跪在地上,手脚并用才能上去。最严重的时候,日常生活离不开家人辅助,“裤子都没办法自己穿好。”
对于牟光龙的病情,肿瘤科医生无奈表示“已无更优方案”。走投无路之际,女儿带着最后的希望敲开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的大门。“当时只抱着一半希望。”牟太平坦言,尽管此前知道医院有核医学科,但她们并不清楚里面到底能治什么病,又如何治疗父亲的癌症。
核医学创造生命奇迹:从治疗到重获新生
2023年6月,牟光龙到核医学科就诊后,核医学科主任陈跃、副主任张春银团队排除核素治疗禁忌后,为他制定了镥177-TBM核素靶向治疗方案。令人惊喜的是,6月21日,牟光龙进行了首次治疗,治疗后48小时,老人持续三年的剧痛竟明显减轻,而进行到第六次治疗时,爬坡上坎他已不再费劲,生活上,他也能独自穿好裤子。
牟光龙在查看自己的农作物。
“肿瘤像变戏法一样缩小了!”牟太平说,从治疗前后的CT结果来看,原本密密麻麻的骨转移灶如今已大幅消退。更让医疗团队振奋的是,牟光龙的治疗间隔从最初每2月一次延长至半年一次。
2025年7月13日,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陈跃教授带队回访时,牟光龙带着大家,穿过弯弯绕绕的乡间小道,便来到自己的梨子地参观,邀请众人到梨地里摘下成熟的果实。问及愿望,老人声音洪亮:“得病那会儿只想活到70岁,现在我要高质量活到80岁!”
“老人血压偏高,降压药要监督他一直吃”“不要提重物,在日常活动中不要伤到骨头”……此次回访,陈跃也带着团队为牟光龙做了详细的复查,根据复查结果,老人除了血压偏高,其他身体状况和一个健康人并无多大区别。对于医生检查出的问题,牟太平哭笑不得,“他说吃药吃够了,不想每天都吃药。”在医生的再三叮嘱下,牟太平表示,以后将每天提醒父亲按时服用降压药。
牟光龙和家人赠给陈跃教授、张春银教授团队锦旗。
类似牟光龙的案例并非个例,他只是众多受益核素治疗的癌症患者中的一个代表。陈跃介绍,作为全国核素治疗领域的领军团队,该科室自2017年启动针对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创新药物研发以来,已通过镥177-TBM等核素靶向治疗技术,让上千名肿瘤伴骨转移患者重获生命希望配资怎么开户,除前列腺癌骨转移外,团队还将核素治疗适应症扩展至乳腺癌、肺癌、神经内分泌肿瘤等20余种恶性肿瘤。
发布于:四川省源顺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